English

科索沃局势依然扑朔迷离

1999-05-2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杨志清 我有话说

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持续轰炸两个月后的今天,北约不仅没有如愿以偿,而且带来了一系列没有意想到的后果。西方舆论都认为,北约发动的“是一场没有明确目标的战争”。

军事上,北约尽管具有压倒优势,但两个月的狂轰滥炸成效甚微。据北约的消息,南斯拉夫军队近1/3的坦克和重型火炮、约100架战斗机和75%的地空固定导弹已被摧毁。但这一消息连西方报刊都认为很难证实。北约声称这是一场“零伤亡”战争,但它自己公开承认已死了2个阿帕奇直升机飞行员,损失了包括F—117隐形飞机、F—16飞机在内的15架飞机。据南通社的消息,北约的损失要远远高于这一数字。

北约声称,“这不是一场针对南斯拉夫人民的战争”,打击的目标都是“精心选择的”,轰炸的“准确度是很高的”。但北约自己承认的“误炸”就已经有10起,其中包括公共汽车、难民车队、市场、平民住宅、火车,特别是5月8日还居然袭击了中国大使馆。此外,印度、瑞典、瑞士、伊拉克、叙利亚、挪威、以色列、匈牙利、巴基斯坦、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大使官邸或使馆建筑最近也先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政治上,北约以“人权高于主权”和“阻止人道主义灾难”为大旗,发动了一场空前强大的宣传攻势。但谬论重复一千次还是谬论。事实上,随着轰炸时间的延续和“误伤”的增加,大多数北约国家的舆论对这场战争的支持率在下降。一些有影响的政治家开始对这场战争提出质疑。200多名北约成员国议员发表共同文件,表示了不同意见。作为德国执政党之一的绿党要求暂停轰炸;比利时大学校园内、法国知识界当中都出现了反对北约的声音。

北约两个月的轰炸的最大“成绩”是灾难。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无辜南斯拉夫人民,北约当然是漠然置之的。就是北约情有独钟的科索沃阿族难民,据北约自己发布的消息,已从3月24日轰炸前的17万增加到目前的92.3万。当然,北约一口咬定“这是米洛舍维奇实行种族清洗的后果”。但自轰炸以来唯一留在科索沃的西方记者、美国《洛杉矶时报》的沃森先生和刚刚从那个地区旅行回来的法国著名作家德伯莱都认为,是北约加剧了这场人道主义灾难。

在军事打击没有奏效,内部分歧开始扩大,公众舆论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北约领导人确实有些着急。如果在冬天来临之前还不能结束战争,近百万滞留在简易帐篷的难民如何过冬将成为“充满仁慈心的”北约领导人的无法解决的难题。

但北约不能承认失败。北约新战略已经明确,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防区外的干预。如果连一个小小的科索沃都解决不了,北约只能承认新战略的失败,进而威胁到它的生存。所以,硬着头皮北约也要坚持下去。

目前,北约还是坚持军事打击和外交斡旋同时展开的“双重战略”。

在军事上,轰炸还将继续,轰炸力度还将加大。如仍不奏效,出动地面部队看来难以避免,尽管目前除英国外其他国家或是犹豫不决,或是明确反对。但有关的准备正在积极进行之中。据透露,在今后几周内北约将总共集结多达5万人的地面“维持和平部队”。

在外交上,目前各种寻求政治解决的活动正在令人眼花缭乱地展开。俄罗斯总统特使切尔诺梅尔金、欧盟代表芬兰总统阿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还有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特使瑞典前首相比尔特和捷克前外长库卡,正在赫尔辛基、波恩、莫斯科和贝尔格莱德之间四处奔走。

目前的外交活动主要是在5月6日8国已经达成的8项原则的基础上,讨论供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具体和平方案。上星期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阿蒂萨里说,真正的谈判还没有开始。

首先是北约成员国内部在要不要暂停轰炸和要不要派地面部队两个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各国的态度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希腊和意大利是主和派,美国和英国是强硬派,德国和法国是中间派。其他国家基本是看风向,随大流。

希腊和意大利希望尽快结束这场战争。5月16日,希腊外长要求北约单方面暂停轰炸48小时。意大利总理5月20日在北约提出,一旦准备提交联合国通过的文件准备就绪,北约就应该暂停轰炸。但他们一是处于少数地位,二是分量也有限。

美国和英国是强硬派,坚持要米洛舍维奇投降,否则就不停止轰炸。英国一直主张尽快强行派遣地面部队。英国外长库克说:“这不再是维持和平部队……我们这里说的不是只带轻武器的联合国蓝盔部队。”英国实际上充当的是美国强硬派的代表。此外,大概可以有以下解释:老殖民主义传统的故态萌发;一党执政,国内牵制较小。还有人认为英国主张派地面部队的意图之一是把法国逼到墙角。因为除美国外,北约各国中最具地面作战能力的是法国。一旦北约作出决定,已经深深卷入了这场同自己并没有直接利害冲突的法国就处于非常尬尴的境地。

德国和法国都认为应该坚持目前的“双重战略”。施罗德表示,停止轰炸同政治解决应该是“同步运动”,但他明确表示反对派遣地面部队。在外交和防务问题上历来最具独立性的法国,在积极参与北约的军事行动后,完全丧失了它本可以起到的特殊作用。在北约几个大国中,法国的旗帜最不鲜明,前不久希拉克到赫尔辛基和莫斯科转了一圈后,很难再听到法兰西之声。但其基本态度同德国大同小异。

北约内部尽管有分歧,但出于“维护联盟团结”的考虑,最终还得服从美国的意志。

俄罗斯同7大工业国虽然达成了8点原则协议,但同北约的分歧依然存在,主要是三个问题:一是准备进驻科索沃的国际部队的组成和指挥问题;二是停止轰炸问题;三是对米洛舍维奇的态度问题。北约(主要是美国和英国)坚持国际部队要以它为核心;只有等塞尔维亚完全接受它的5项条件后才能停止轰炸;米洛舍维奇必须投降。俄罗斯主张由联合国而不是北约指挥国际部队;主张北约立即停止轰炸;承认米洛舍维奇在谈判桌上的对等地位。

目前,北约方面不太在乎南联盟的意见,但俄罗斯不能不考虑米洛舍维奇的态度。如果俄罗斯只是扮演向米洛舍维奇施加压力的角色,它也就失去了调解人的地位。目前重要的是俄罗斯如何协调同南联盟的立场。从最近透露的消息看,南联盟的立场已经有所松动,先后表示出一些和解姿态。比如释放了3名被俘的美国大兵;允许科索沃温和派领导人鲁戈瓦出国;特别是5月10日宣布从科索沃部分撤军;最近还表示8国协议可以作为政治解决的基础。但贝尔格莱德强调,政治解决的前提是停止轰炸;必须在联合国框架内进行谈判;南联盟要直接参与这一原则协议的具体化。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主要卡在北约什么时候停止轰炸和国际部队的组成两个问题上。所以可以说,科索沃危机虽然出现了和平解决的势头,但和平还不会很快降临到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形势发生逆转,即战争升级的可能性还相当大。

(本报布鲁塞尔5月2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